每每想起踏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天,林琳的嘴角便会不自觉上扬,内心充盈着满满的能量。投身教育事业二十载,她一直怀揣对教育的热爱,始终深耕在教育教学一线,用信念做舵,用坚韧做桨,以爱化人,润物无声。
一种信仰:率先垂范引领学生进步
大学时期就已经入党的林琳,在思想上始终追求进步。作为党支部书记,林琳总是走在前面,带领党员同志们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具有部门特色的基层党建项目,她申报的“书记项目”—《培根铸魂育新人,柚彩纷呈建新功》获校级立项。她成立“颐老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党员定期到养老院、社区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节假日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养老院里经常活跃着一群年轻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有的一起为老人包饺子,有的为老人梳头发,有的与老人话家常,养老院的老人们慈眉善目,总是敞开怀抱迎接这群孩子们,学生也从志愿服务中对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加坚定了专业认同感。看到老幼和睦,其乐融融的场景,林琳心里满是开心与感动。
一种担当:敢作善为投身专业建设
在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工作期间,林琳先后任学院教学秘书、党政秘书、学院副书记等职务,她见证了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初建之时,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办学资源严重不足,面临这种困难局面,林琳和学院领导一起不辞辛苦赴各地调研,只为促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数学老师的她,重新拾起书本,利用起业余一切时间加强学习,连路途、午休等碎片时间也不放过。不仅考取了育婴师、保健按摩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还承担了学院《老年营养与膳食》《婴儿护理》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缓解了学院师资不足的状况,教学效果得到师生一致好评。
她积极投身学院新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市级课题6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基于“医养康乐结合、产学研用融合”的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老年康养专业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获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2022年11月调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后,除了做优做强文明礼貌月、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学校传统品牌活动外,在五育融合新发展模式下,林琳着力打造“红柚”铸魂、“绿柚”润心、“青柚”赋能、“金柚”启航、“橙柚”筑梦思政品牌,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其经验和成效被江苏省教育厅网站报道,“铸魂讲堂”“青柚”劳动实践责任田等品牌活动先后被《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专题报道。
一种大爱:暖心陪伴呵护学生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学生工作中,林琳总是能够用爱感化学生,走进学生,和学生想在一起、干在一起。2022年,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校园实行封闭管理。林琳顾不上家里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孩子,毅然决然坚守在学校,和同学们同吃同住一个多月,共抗疫情。在领导和老师们的陪伴下,学生们倍感安全,极大缓解了焦虑恐慌情绪。
作为内地西藏中职班学生导师,林琳一直精心呵护着每一朵格桑花。自2010年起,她先后指导十余名内地西藏中职班学生,带着孩子们一起品尝徐州特色美食、感受徐州两汉文化,同孩子们一起促膝长谈,做她们的“知心姐姐”。犹记得她指导的2022级学生小索(化名),在校期间由于不适应新环境,长期情绪低落,并实施了自伤行为,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林琳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关心其生活和学习情况,不厌其烦地进行心理疏导。从一开始的紧闭心门到敞开心扉,小索逐渐建立起对林琳的信任,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在一次聊天过程中,小索感动落泪,说:“来到这所学校,我的选择没错,真幸运我能遇见您这样的好老师,我一定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林琳看到小索的变化,发自内心地感到欣慰。小索返藏休养、康复返校后,特地为导师送来了奶奶亲自晒的牦牛肉干。盛情难却,林琳把这份来自家乡的美食分享给了所带班级的藏宝宝们!藏宝宝们品尝到了来自家乡的味道,小索也逐渐融入了新班级,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
在教育之路上,林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将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用力地绘就教育事业美好画卷,躬耕教育,奋进担当,扬帆开新局,蓄力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