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生存下去的营养品以及所需的阳光。读一本好书,不仅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人生,更能使我们得到人生中真正的享受!
本期概要
序号 |
推荐书目(文章) |
作者 |
出版社/期刊名称/发布机构 |
1 |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 |
杨斌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 |
鲁洁德育论著精要 |
鲁洁等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推荐教授简介
李玉龙,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原为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学学科带头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研究各1项;出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3部;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若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辽宁省朝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另获辽宁省高教学会等非政府机构、组织学术奖项若干。
推荐理由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
作者杨斌,任职于苏州一中,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用杨斌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以一线广大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师范院校学生为阅读对象的教育理论读物。”该书介绍了孔子、卢梭、爱因斯坦、康德、梁启超、杜威、蔡元培、叶圣陶等50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在本书的《序》中,赞誉此书立意深刻,取舍精当,“探幽析微,居高声远,让我们直窥教育本原之堂奥,归真返璞,正本清源”。本真的教育所要传授的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而对思想的领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通过专门的学习实现的。在朴素的教育观之下的教育对象——“人”,应该是一个凭借教育而体验成长快乐、依托教育而获得更快更好发展的人,是一个比教育者更需要本真教育的人,当然也是更需要尊重信任、管理呵护、规范诱导的人。为此,为人师者任重道远,应努力实现教育理念的再明晰:首先要更好地包容。既包容学生的幼稚、失误、反复,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孩子的无事生非和故意捣蛋。其次要更好地赏识。既赏识学生的成功、进步、成长,更要赏识孩子的点滴向好向善的变化,甚至要善于发现并赏识犯错的孩子身上微弱的、或隐或现的闪光点。再次,既要有“甘为人梯”“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也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终身学习观念。拥有如此教育情怀和职业理念,才可能成为受学生们欢迎的好老师,也才可能化教育技术为个性化的教育艺术,使教育行为回归“本真”。读罢此书,你会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鲁洁德育论著精要》
鲁洁(1930-2020),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重要领导者、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奠基人,德育学科的奠基者和领导者,新世纪义务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引领者。鲁洁教授的理论功底及学识之深厚是学界公认的。该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洁教授关于人学德育理论和生活德育课程思想的著述摘录。全书由德育本质论、德育功能论、教育人学的批判与建构、道德教育的时代境遇及其选择、人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六部分构成,通篇贯穿了她“教育之宗旨”:培养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人,超越意识与超越能力相统一的人。学界认为,该书的编撰出版“对于落实党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而言,静下心来研读此书,可帮助他们建构关于新时期德育课程的本质、理念和价值的科学理论架构,有利于将来为人师之后增强德育实践理性;当下乃至于终生,还将具有四个方面的收获:一是震撼于著者立乎其大的学术视野,二是浸润于著者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三是感慨于著者知行合一的精进功夫,四是默化于著者居敬涵泳的人生态度。